身體體積指數BMI(Body Mass Indices)的計算:體重/身高m²(Kg/m²) 體重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BMI)來衡量肥胖程度, 國民健康署建議我國成人 BMI 應維持在 18.5(kg/m2)及 24(kg/m2)之間, 太瘦、過重或太胖皆有礙健康。
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或是肥胖(BMI≧24)為糖 尿病、心血管疾病、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的主要風險因素;而過瘦的健康問題,則會有營養不良、骨質疏鬆、猝死等健康問題。
成人肥胖定義 | 身體質量指數(BMI)(kg/m^2) | 腰圍(cm) |
---|---|---|
體重過輕 | BMI < 18.5 | |
健康體位 | 18.5 < =BMI < 24 | |
體位異常 |
過重: 24 <= BMI < 27 輕度肥胖: 27 < = BMI < 30 中度肥胖: 30 < = BMI < 35 重度肥胖: BMI <= 35 |
男性: <= 90 公分 女性: <= 80 公分 |
依據健保署最新(2020 年 05 月 01 日)公告的代謝減重手術的適應症,已將病態性肥胖 BMI 往下調整,合乎健保給付者的規範如下(以下各項條件缺一不可):
- 身體質量指數BMI >=37.5以上或BMI>=32.5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睡眠呼吸中止症等。
- 年齡20~65歲之間。
- 無其他內分泌疾病引起之病態性肥胖。
- 須減重門診滿半年(或門診相關佐證滿半年)及經運動及飲食控制半年以上,依然無法達成或維持減重成效的病患。
- 無主要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者。